首页 美容 > 正文

世界播报:古诗草的解释和寓意_古诗草的解释

2023-03-27 12:07:48 互联网

1、译文: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,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。

2、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,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。


(资料图)

3、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,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。

4、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,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。

5、原文: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

6、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
7、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

8、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

9、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。

10、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,虽是命题作诗,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,故字字含真情,语语有余味,不但得体,而且别具一格,故能在“赋得体”中称为绝唱。

11、扩展资料创作背景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作于公元788年(唐德宗贞元三年),作者当时实龄十六岁。

12、此诗是应考习作,按科考规矩,凡限定的诗题,题目前必须加“赋得”二字,作法与咏物诗相似。

13、作者简介白居易(772~846),唐代诗人。

14、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。

15、其先太原(今属山西)人,后迁下邽(今陕西渭南东北)。

16、贞元进士,授秘书省校书郎。

17、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。

18、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,得罪权贵,贬为江州司马。

19、参考资料:赋得古原草送别-百度百科白话译文: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,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。

20、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,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。

21、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,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。

22、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,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。

23、扩展资料:首句即破题面“古原草”三字。

24、多么茂盛(“离离”)的原上草,抓住“春草”生命力旺盛的特征,可说是从“春草生兮萋萋”脱化而不着迹,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。

25、就“古原草”而言,何尝不可开作“秋来深径里”(僧古怀《原是秋草》),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。

26、野草是一年生植物,春荣秋枯,岁岁循环不已。

27、“一岁一枯荣”意思似不过如此。

28、然而写作“枯──荣”,与作“荣──枯”就大不一样。

29、如作后者,便是秋草,便不能生发出三、四的好句来。

30、两个“一”字复叠,形成咏叹,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,三、四句就水到渠成了。

31、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
32、”这是“枯荣”二字的发展,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。

33、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,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,只要残存一点根须,来年会更青更长,很快蔓延原野。

34、作者抓住这一特点,不说“斩不尽锄不绝”,而写作“野火烧不尽”,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。

35、野火燎原,烈焰可畏,瞬息间,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。

36、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-赋得古原草送别《草》译文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,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。

37、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,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。

38、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,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。

39、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,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。

40、《草》白居易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

41、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
42、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

43、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

44、拓展资料:【注解】:离离:历历,分明的样子。

45、远芳:伸展到远处的草。

46、萋萋:茂盛的样子。

47、【评析】:这是咏物诗,也可作为寓言诗看。

48、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。

49、从全诗看,原上草虽有所指,但喻意并无确定。

50、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,”却作为一种“韧劲”而有口皆碑,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。

51、  诗意: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,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,对草木顽强生命力的描写,揭示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客观规律,也暗喻人在逆境中要顽强拼搏,奋勇抗争。

52、  2、译文 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,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。

53、 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,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。

54、 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,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。

55、 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,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。

56、  3、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。

57、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,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。

58、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,进而是生命的颂歌。

59、诗的前四句侧重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,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。

60、全诗章法谨严,用语自然流畅,对仗工整,写景抒情水乳交融,意境浑成,是“赋得体”中的绝唱。

61、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《草》选取的是该诗前四小句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宋璟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