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美容 > 正文

跟着节气过日子之大寒——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

2023-01-22 12:03:15 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

2023年1月20日 星期五

大/寒/节/气/知/多/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大寒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后一个。人们常说“大寒年年有,不在三九在四九”,言外之意,大寒已非常冷。实际上,大寒仅与小寒相对,它们都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,有的地区大寒温度并不比小寒温度低,这时寒潮南下频繁,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,风大,低温,地面积雪不化,呈现出冰天雪地、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。至此,四季完结,我们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。大寒来了,浓浓的年味也在寒风中弥漫开来,“大寒”时节天气虽然寒冷,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,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、腌制年肴、准备年货和各种祭祀供品、扫尘洁物。

大寒三候

大寒节气中鸡提前感知到春气,开始孵小鸡了。 此时,鹰隼之类征鸟的捕食能力处在极强的状态中,它们盘旋在空中到处找寻食物来补充身体能量以抵御严寒。

大寒节气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、最厚。 ‍ ‍ ‍ ‍ ‍ ‍ ‍ ‍ ‍ ‍ ‍ ‍ ‍

大/寒/谚/语

过了大寒,又是一年(农历)。

小寒大寒冻成一团。

大寒到顶点,日后天渐暖。

小寒不如大寒寒,大寒之后天渐暖。

大寒古诗

大寒

明 · 屈大均

大寒偏易暖,寒向小寒时。

亦有空林雪,梅花似不知。

病烦春色早,贫恐水仙迟。

多谢萋萋草,穿冰已作丝。

大寒习俗

01

“小寒忙买办,大寒要过年”。

年关将至,浓郁的“年味”在大寒节气中弥漫。大寒适逢年终岁末,除顺应天时之外,人们开始为过年忙碌奔波,赶年集、备年货、置新衣、写春联、腌腊肉,除旧饰新,腌制年肴,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—— 春节就要到了。我们一起来看看,大寒中有哪些特别的习俗……

02

食糯

岭南民谚有云:“小寒大寒,无风自寒。”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,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。过去穷人家防寒条件简陋,没有更多营养品食用,从大寒开始吃上一碗糯米饭就算是补身体了。

03

买“岁”

旧时大寒时节人们会争相购买芝麻秸。因为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,除夕夜,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,供孩童踩碎,谐音吉祥意“踩岁”,同时以“碎”、“岁”谐音寓意“岁岁平安”,讨得新年好口彩。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。

04

吃“消寒糕”

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。“消寒糕”是年糕的一种,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,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,有温散风寒、润肺健脾胃的功效,而且老百姓选择在“大寒”这天吃年糕,还有“年高”之意,带着吉祥如意、年年平安、步步高升的好彩头。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,一家人分吃年糕,既带着吉祥味,也能驱散身上寒意,所以称为“消寒糕”。

05

喝鸡汤

到了寒冬季节,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。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,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,或单炖、或添加参须、枸杞、黑木耳等合炖,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。

0

羊肉炖白萝卜

冬季寒冷,吃一些温补的食物,可以益气补虚,温中暖下。对腰膝酸软,困倦乏力,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。

大寒养生

防寒穿衣小妙招

冬季外出要带围巾、穿棉袄,穿棉鞋,防寒保暖。

泡脚

俗话说“寒从脚起,冷从腿来”。准备一壶热水,泡脚的水温保持在45到50摄氏度,凉了就加,能淹到脚脖上边最好,这样更利于睡眠。

适当锻炼

冬季做适宜的锻炼,如快走、慢跑、跳绳、踢毽子、打太极拳、打篮球等,既运动了肢体,也加强了气血循环运行,有益于身体健康。 二十四节气,首尾相接,周而复始。大寒,意味着四时的终结,也预兆着新春的开始,大寒之后,便是立春,让我们一起静静等候,跟随二十四节气的脚步等待春天,等待来年的美好吧!

扫码关注我们

更多精彩

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中心幼儿园第20231510期

策划:门利艳

审核:胡志伟

撰稿:王辰

编辑:车鑫洁

如需转载,请联系bjs_cpq_nszzxyey@163.com

关键词: 二十四节气 昌平区南邵镇

责任编辑:宋璟

返回首页
相关新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