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独家】汽车类消费拉动强劲!1—5月江苏省社零总额达18906.5亿元
【资料图】
交汇点讯 6月26日,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从江苏省统计局获悉1-5月江苏消费市场经济数据。数据显示,5月全省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恢复向好态势。
“全省各地各部门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,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,切实推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实落细,积极举办主题鲜明、内容丰富的促消费活动,全省消费市场继续保持恢复向好态势。”江苏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道。
具体来看,5月社零保持较快增长,消费市场恢复向好。在消费场景恢复拓展,各项促消费政策不断显效,五一假日带动及上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等因素作用下,市场销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。5月份,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23.8亿元,同比增长12.3%。1—5月,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06.5亿元,同比增长11.4%,增速比1—4月加快0.2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加快16.1个百分点。
基本生活类商品增长良好,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。5月份,全省限额以上饮料类、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9.1%、11.4%;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.1%;日用品类增长29.7%。居民对品质化消费的需求逐步增加,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。5月份,全省限额以上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.7%、金银珠宝类增长17.2%、通讯器材类增长78.5%,其中智能手机同比增长64.7%。
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汽车类消费拉动强劲,石油类销售增长平稳。5月份,全省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.5%,拉动全省限额以上零售额当月增速6.2个百分点,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86.3%。
1—5月,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3.7%,延续了1—4月(11.2%)增长态势。今年以来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,出行类活动明显增多,在油价同比上涨及五一假日出行需求量增加的背景下,石油类消费保持增长。5月份,全省限额以上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.5%,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当月增速0.6个百分点。
网上消费方面,同样保持较快增长。5月份,全省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277.6亿元,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为19.9%,同比增长35%,高于全省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22.2个百分点,拉动全省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5.8个百分点。
此外,实体店铺零售经营加快恢复,5月份,全省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.5%。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李晞/文 曹家瑞/制图
关键词:
责任编辑:宋璟
-
【独家】汽车类消费拉动强劲!1—5月江苏省社零总额达18906.5亿元
-
杭汽轮B: 关于注销回购专用证券账户剩余股份的公告
-
端午假期铁路累计发送旅客7037.9万人次 较2019年同期增长11.3% 天天时讯
-
看点:高温天气行车这些注意事项请牢记
-
暖气换热器十大名牌 暖气换热器十大品牌
-
环球快资讯:皖能电力获2家机构调研:公司火电业务的业绩修复在加速中,减亏增盈成效逐渐显现(附调研问答)
-
NASA 正开发类 HAL 9000 人工智能,可让宇航员与飞船自由对话_观焦点
-
广州市科技创新母基金持续发挥放大效应 环球热闻
-
6月27日西安地铁2号线二期开通运营
-
高温刺激“电力”板块爆发,12家绩优低估值电力股出炉 当前速递
-
黑色家电板块异动下跌 创维数字跌超9%|资讯
-
违规办理商票贴现业务、信贷资金被挪用,民生银行宁波分行被罚105万-环球快报
-
售价12.98万元起 创维HT-i Ⅱ/EV6 Ⅱ正式上市
-
今日关注:OPPOK9平板电视值得购买吗?广色域,呈现图像多彩原色
-
当前头条:成渝合作出新招,提升技能新通道
-
黑吉辽蒙四省区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座谈会召开
-
专访:世界对中国的发展与机遇充满期待——访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布伦德
-
插艾叶是什么节 插艾叶的来历是什么 当前热文
-
冲刺两万亿,中部第一城向东“补课”
-
“深海一号”大气田投产两周年 累计生产天然气超50亿立方米|全球今头条
-
2023年新能源概念利好哪些上市公司?(6月26日)
-
618复盘:爆款存当下,蓝海寄未来 每日视点
-
昆仑万维回复深交所关注函 称股东李琼不存在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的情形
-
奇瑞艾瑞泽8 2.0T车型将于7月12日上市
-
高校副书记被举报出轨人妻,对方老公疑为退伍军人,可能要被判刑|世界关注
-
意媒:赖恩德斯愿加盟米兰,米兰正尝试与阿尔克马尔达协议
-
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开通在即 未来千吨货轮直达杭州|全球看热讯
-
7月开工!绍兴320户要拆 热文
-
焦点要闻:安徽旌德:慢城,“不慢”
-
moto razr 40折叠屏手机今日首销:3999元
-
焦点消息!祝贺!中国组合薛晨 / 夏欣怡沙排亚锦赛夺冠
-
勇敢救人的兵哥哥田昌昆获“龙山好人”荣誉称号
-
速讯:福晟国际债权重组计划获香港法院批准
-
上海一些机构“假招工真卖课” 部分求职者陷入连环套
-
招办负责人面对面 考生零距离“取真经”-世界资讯